导读:英国公投决定脱欧之后,市场预期脱欧带来的影响将会甚远,尤其是造成英国经济陷入衰退,这一最为严重的后果,然而,首批反应英国公投脱欧后经济状况的数据表现“打败”预期,让市场多少感到意外。眼下,英国脱欧成为了事实,只是距离真正脱离欧盟还尚需时日。
英国脱欧后时代,随处可见“脱欧”现象,却未在数据中寻到脱欧影响。具体数据显示,英国7月份新广义货币M4供应量同比增长率较6月份出现增长,为6.9%。受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影响,自经济开始复苏以来广义货币就以最快的速度增长。今年4月份至7月份,M4增长率一路攀升,从同比4.1%提高到6.9%,7月份M4三个月年增长率甚至飙升至14.7%。
最近的货币供应数据在家庭、私人非金融企业(PNFC)以及金融部门(此处指非媒介其他金融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显示出惊人的差异。家庭和私人非金融企业增速稳定,金融部门7月份却突飞猛进增长,三个月年增长率增长70%。7月份家庭、私人非金融企业(PNFC)以及金融部门广义货币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6.1%以及9.3%。
然而,即使仅观察非金融部门,并且默认货币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家庭和企业中比金融部门更紧密,广义货币数据也还是无法证明英国正走向衰退。
恰恰相反,总体通货膨胀率仅为0.6%正意味着名义增长绝大部分会转化为购买力的实际增长。货币供应数据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英国脱欧后经济前景惨淡的说法实在是危言耸听。
另外,迪维西亚(Divisia)货币总量(即加权货币总量)也显现出强劲增长势头。7月份迪维西亚(Divisia)货币总量家庭同比增长10%,而私人非金融企业(PNFC)增长11.3%。
尽管货币与支出的传导机制在家庭以及私人非金融企业(PNFC)表现更明显,但这并不是说金融部门就不适合这一传导机制,只不过机制更加复杂。
金融部门7月份70%的年增长率意味着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助推了广义货币如此惊人的增速。一种可能性就是养老金在进行投资。
一般而言,M4供应量大代表着经济走强,不过银行中现金数量更多并不一定就简单对应着市场上更强劲的消费,因为名义GDP由广义货币乘以流通速度得来,因此经济状况还与货币流通速度有关。
不过,最新的货币数据依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首先,较多的货币为避免经济衰退发生提供保障,其次,初步证明经济会走强而非衰弱。
其余方面的经济数据也没有能推翻上述结论的。消费、零售销售、消费者信心、工业产出以及制造业二季度都显现出强劲之势,或者至少开始反弹。房地产市场情况相对复杂,但也并未出现预警状况。
全球迈入英国公投脱欧后时代已经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一度让市场忧虑重重的英国脱欧危机并未如约出现,似乎衡量脱欧的近期影响仍为时过早,因为英国真正完全脱离欧盟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或许,英国脱欧危机并不是一场“灾难”,而是一个“现象”罢了!关于现货白银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以及贵金属交易、现货白银开户知识等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