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央行公布的7月月信贷数据线显示,M2(广义信贷)增速9.2%低于预期,刷新历史新低,加上市场上资金一度紧张,市场上一度响起降准的呼声。9月公布的8月份M2增速8.9%更是再创新低,关于是否降准的争议越来越大。
对于市场上出现的降准预期分歧,最高层昨天给出了最新表态:
9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会议提出,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内容包括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等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并适当给予再贷款支持。
“新”定向降准,特殊时点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此次定向降准政策于三季度末、重大会议召开前提出,时点较为特殊。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信号意味较为浓厚,显示了政府对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的关注。
在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偏紧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由于经营情况更不稳定,它们的融资需求确实更容易被银行排挤,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因此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避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过度上行也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题中之意。
但是,此次降准意在支持实体经济,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说,“定向降准”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收缩,但也并不意味着“宽松周期”开启或大水漫灌,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
贷款会更容易吗?难易程度将会分化
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金融去杠杆的进程不会结束。在全球货币收紧的大背景下,中国也不太可能逆行。
总体来说,此次定向降准,对于小微企业、创业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性的贷款会更加容易,但房地产融资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将继续收紧,消费贷的审查也会更加严格。
数据显示,8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已经达到5.12%,较去年同期上浮35%左右。无怪乎有媒体惊呼现在买房成本要多花几十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2015年10月央行调整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至4.9%以来,至今仍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在此之前的2014年,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15%,2011年更是高达6.9%。
在房地产调控趋严、按揭贷款额度受到限制后,以短期消费贷款的名义套出资金实际用于购房用途的“套路”开始蠢蠢欲动。根据瑞银的估计,今年以来,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金额在4000亿元以上。现在,监管部门开始严查银行系消费贷、信用卡透支交易资金流入楼市的问题。单笔贷款金额10万元及以上的消费贷将纳入核查范围,违规入楼市将收回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