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400-625-9918

 


  最近,“共享家族”又迎来新成员的加入!“共享马扎”出现在北京街头,马扎,一种可折叠、易于携带的小板凳!对于“共享马扎”,点赞吐槽的大有人在。



 

  据介绍,“共享马扎”已经在一些人流聚集的地方实验性投放,声称意在“解决人们最后10分钟的等待时间。看上去,这又是一项便民的“共享”之举,但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

 

  从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到共享厨房、共享运动仓,甚至是共享睡眠仓,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共享”可能的认知,“共享”也成为人们心中新的经济模式。

 

  小马扎这个共享家族的“新成员”一亮相,有人点赞有人吐槽。点赞者表示“非常方便,坐着等很舒服”,吐槽者多认为 “还扫什么码,直接坐上去就是共享”,“投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给出行者填堵”。抛开这些争论,单看“共享马扎”本身。报道称,马扎布面上印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即进入一家公司的微信公号,还有几个其他项目的介绍和推广。网民评论称,“共享马扎”的本质就是把马扎作为一个载体,实现推广和广告。不过也有意见认为,你提供便利,我提供浏览,各取所需,没有什么不好。

 

  共享马扎一天丢一半,媒体:开玩笑还是行为艺术?

 

  比如,前段时时间大火的共享睡眠,后来被曝只是换了包装的多年以前的胶囊公寓。且由于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消防验收不通过,消防部门已经叫停这些共享床铺的运营。

 

  6月15号,3万把彩虹一样的“e伞”惊现东莞街头,结果仅仅一个星期,3万把共享雨伞就全军覆没。

 

  至于共享单车,因可以任意摆放,导致占用绿地、占用盲道、占消防通道等情况屡见不鲜。

 

  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显示,2017年将是各大运营商的爆发年,预计全年共享单车用户将达6170万人,增加约2倍;运营市场规模达到88.6亿元,同比增长670.4%。

 

  不过,一方面是行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倒闭潮也开始涌来。今年6月中旬,悟空单车和3Vbike先后宣布退出市场,8月初,在南京市场上挣扎了近8个月的町町单车运营方也人去楼空。

 

  而如今的共享马扎,同样是放在公交汽车站旁边,如果安全意识不够强烈的人,直接坐到马路上等公交车,又或者坐的人在车来了后就乱丢马扎,是不是也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争议的背后,凸显出公众对层出不穷的“共享经济”忧虑的事实。



 

  共享经济,因公开便捷和分享福利而风行。近一年中,一大波共享经济产品蜂拥而至,昙花一现。其中不乏有志于探索新商业模式的公司。但很多情况下,“共享经济”成为了炒作营销蹭热点的“顺风车”。

 

  “共享经济的实质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盘活存量经济,进而避免新的资源开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范永茂指出,“目前中国城市中很多共享物品,虽然用的是‘共享’概念,但往往需要新资源和新投入,而不是已有资源的再利用。”

 

  共享经济这块蛋糕很诱人,作为一种更有效率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未来的发展更值得期待。但与此同时,也需要警惕资本热捧和营销炒作导致的资源浪费。专家认为,目前市场上共享概念野蛮生长,使创新经济蒙羞;大量资本流向“伪共享”项目,追求短期利益。共享经济一词被滥用了,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共享正迅速与初衷背道而驰。

 

  这也正是不少网民担忧之所在,泛滥的“共享”是否会吞噬自然资源、公共空间,以及社会财富。打着共享旗号实为短期赚投资人钱或者商业炒作的“共享经济”,留下的究竟是便捷还是垃圾?别让“共享”变成“浪费”的同义词。

 

  接下来,估计会有更多的共享项目横空出世,根据市场必要需求是关键所在,不然“烧钱”将难以避免,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城市添麻烦!了解更多关于贵金属投资现货白银交易的知识及贵金属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敬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