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400-625-9918


进入8月以来,央行连续3天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逆回购操作,3天的操作规模分别为1700亿元、1200亿元和600亿元。

“今年7月以来,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7月当月货币净投放达4700多亿元,具体操作上以7天和14天逆回购为主,减少或暂停28天逆回购和MLF操作,旨在通过‘锁长放短’使市场短期利率保持平稳。此外,7天和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5%和2.6%,与前期保持一致,也体现了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意图。”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很显然,这一风格也延续至8月。从8月前3天的逆回购操作期限看,也是以7天和14天逆回购为主,中标利率继续延续此前的2.45%和2.6%。”

与此同时,令市场普遍关注的是,相关统计显示,8月3日实施了600亿元逆回购操作,而当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即当日实现资金净回笼200亿元,为近3周以来首次单日净回笼。

净回笼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有市场人士疑问,从结束7月的“填谷”行动,到8月1日和8月2日连续两个交易日的零投放,再到8月3日实施200亿元净回笼,这是否意味着流动性管理发生转向?就此,华安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在8月常规季节性因素给流动性带来的一些影响下,央行净回笼只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动态平衡的过程,并不能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上述华安证券分析人士表示,8月1日央行继续对大额到期逆回购进行等额对冲,未净投放也未净回笼;跨月后,货币市场流动性初现改善,表现为进入8月后市场短期利率有所下行,单日净回笼在情理之中,不应过度解读。预计下一阶段央行还将继续以7天逆回购工具为主调节流动性,保持市场短期利率稳定。

招商宏观也在其研究报告中表示,虽然8月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较大、债券发行压力上升,但只要是可预期的因素,央行会在资金供应方面充分考虑,以维稳流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流动性中性适度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

“削峰填谷”维持流动性稳定

7月,管理层总计向市场净投放资金达4700多亿元,以“削峰填谷”的方式维持流动性中性的局面。

7月上旬,因为6月末财政性存款大幅投放,市场整体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7月中下旬,面对跨季资金到期,税收、准备金上缴,政府债券大量发行等因素对流动性的冲击,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货币。与此同时,为了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7月央行还动用了MLF、PSL和SLF等工具,实现流动性调控目标。

8月1日,央行发布了7月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情况显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7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央行对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3600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3.2%。

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7月,央行对金融机构开展SLF操作共计139.81亿元,其中隔夜6.8亿元、7天74.01亿元、1个月59亿元。央行表示,SLF利率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此外,7月,央行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银行净增加PSL共计583亿元。

“预计8月央行在继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还会综合运用MLF、PSL和SLF工具,以实现流动性的基本稳定。”温彬表示。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8月流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8月资金面情况总体会继续好转:首先,8月缴税压力将下降、财政存款通常净减少、财政净支出会增加一定的流动性;其次,经过6月、7月上市企业海外分红高峰期后,企业购汇需求会有所下降,这对本币流动性的扰动将有所减轻;再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未来企业和家庭部门结汇可能增多,外汇占款状况预计将继续向好。总体来看,8月资金面维持紧平衡格局仍是可以预期的。

继续保持流动性“松紧适度”

近期,管理层不断重申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8月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继续稳健。而稳健货币政策是一种中性审慎的状态,这意味着既不能太松,搞“大水漫灌”,加剧结构扭曲,导致物价、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加大汇率贬值压力;也不能太紧,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7月中旬,央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上重申“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7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央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也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108.50 +0.93%)流动性基本稳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会议还强调,要“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今年以来,防范高杠杆带来的金融风险、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任务更为紧迫,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力度把握上从稳健略偏宽松调整到更加中性的区间。基于此,不少机构预计,在当前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基调的背景下,下半年流动性的最大特征仍将是“不松不紧”“合理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