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400-625-9918

 

  2016年各省人均收入排行榜来了,这一次你又“拖后腿”了吗?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6年各省人均收入排名,浙江11地市均超全国水平,苏州位居东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距大,那么,各地收入水平具体如何呢?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文称,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以来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了解居民生活变化水平情况的基础。那么各地的收入水平如何?以下是东部5省71地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排行表。

 


 

  浙江11地市均超全国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在东部5省中,浙江的富裕度最高,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内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2016年,浙江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7元。在浙江的11个地市(含副省级城市)中,杭州、宁波这两大副省级城市以及绍兴均超5万元大关,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嘉兴和舟山也都超过了4.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刚好是环杭州湾分布。

 

  今年6月发布的浙江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首提“大湾区”概念,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又一个大湾区的规划。

 

  杭州湾之外,温州、台州、金华和湖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超过了4.5万元。即使是发展相对滞后的浙西南,衢州和丽水也分别达到了36188元和359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000多元。

 

  浙江省党代会报告起草组在解读省党代会报告时分析,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富”的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基础。“富”,主要体现为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保持较高水平、持续较快增长,最核心的是人民群众生活富裕。

 

  以2016年为基期,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5%和7.8%测算,到2022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3.5万元。

 

  在2016胡润百富榜中,从企业家出生地来看,浙商人数仍然排名第一。若考虑到人口基数,浙商的领先优势就更加明显。2015年,浙江总人口为5539万人,位列国内各省份第10位,仅相当于广东、山东的一半左右。

 

  来自浙江诸暨、目前在广州创业的陈新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浙江商人更拼,更有冒险精神。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浙商也走在了前列。“在许多地方,年纪到了五六十岁的企业家就准备退休了,但在浙江,很多人仍在想着要创业、要干事业。”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浙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无论是劳动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创新都走在全国前列,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各种成本、费用。浙江最早在全国实行省管县,县域经济、乡镇经济都十分发达,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东部5省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苏州位居东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

 

  在浙江之外,其他4个省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距。比如江苏,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差距颇为明显,广东则是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存在差距,山东为东西差距大,福建是厦福泉三大中心城市与其他区域的差距。

 

  在江苏,最富的苏南地区可比肩杭州湾区域。其中,苏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万元,位居东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

 

  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目前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7位,遥遥领先于其他普通地级市,在江苏省内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位居第一。不仅如此,苏州下辖的几个县级市如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在中国百强县排行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苏州之后,南京去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9997元,逼近5万元大关。近几年南京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更是首度超越无锡,上升至江苏地市经济总量第二位。近两年,南京更是再接再厉,在不断扩大领先无锡优势的同时,与苏州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16年南京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江苏省第2个、中国第11个GDP突破万亿的城市。

 

  第三的无锡也达到48628元,与苏州一样,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地处苏南地区的无锡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也高速发展,居民收入也节节升高。

 

  无锡之后,常州则以46058元位居江苏第四位,镇江以41794元位居江苏第五位。也就是说,苏南地区全部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

 

  在江苏,经济发展的程度高低,基本上是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的距离成正比,离上海最近的苏南地区发展最好,苏中地区则处于第二梯队,苏中地区的3个城市都是处在3.5万~4万元之间。这三个城市根据距离上海的远近排列,其中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在苏中地区收入最高,达到了39247元;1996年从扬州分离出来设置的地级市泰州次之,达36828元,扬州为35659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距大

 

  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珠三角与东西北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珠三角,广州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940元,深圳为48695元,另外佛山和东莞都是4.3万元出头一点,珠海42537元,中山也只有41613元。如此看来,珠三角最发达的6个城市跟江浙尚有差距。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是像深圳早在2004年就宣布取消农业户口,所有户籍居民全部改为城市居民,虽然户籍人口全部是非农业人口,但仍有市民仍然从事农业工作;其次是统计口径的差异,江浙大中型企业更多,统计比较规范,广东则是小个体经济占比更大,统计不是很规范。

 

  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分析,江浙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和老百姓从集体经济中所获得的收入会比较高,而珠三角则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像出租房屋等财产性收入很难反映在统计数据当中。

 

  当然,广东最大的不足还是在于区域发展差距大。除了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和中山6个城市外,其他15个地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由于广东的城镇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广深佛几个城市,目前广州和深圳的城区人口都超过了千万大关,因此粤东西北虽然地级市众多,但总的城镇人口并不多。

 

  在珠三角6市的带动下,去年广东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768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00多元。

 

  对于大多人数来说,每年看到这份表单,总会要接受一次虐心的被平均,它也无时无刻的在提醒,和平均工资的差距有拉大了!不知道小伙伴们,你们是“拖后腿”还是“抱大腿”呢?更多关于现货白银投资现货白银开户的知识及贵金属交易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敬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