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2017年下半年,全球政治局势仍旧成为焦点,荷兰、法国和德国等多个国家将举行政治选举,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充满谜一般的政策。截止至今年上半年,美联储已经两次扣下加息扳机,年内“缩表”行动恐一触即发。美联储2017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大猜想,美联储是按原定计划走,还是放出“黑天鹅”呢?
不论是经济走势还是货币政策,都是美联储在带着全球“节奏”。那么,虽然美联储下半年的政策路径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了,但有几个方面还是需要密切保持关注的。
加息是坚定地,“缩表”是明确地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经加了4次息了。2015年和2016年分别在年底各加了一次息,但进入2017年后,美联储对于加息的态度是明确且坚定的,大大出乎了市场的预料。至少美联储表明了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市场继续增强的信心。事实上,直到最近一次加息前,市场上还有人质疑称,美联储如此快速地加息可能会引发之后的大危机。
不管怎么说,美联储在6月的议息会议上已经透露了很多他们未来的政策信息了。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点。
其一,加息会继续,但仍是循序渐进地,这说明他们不会在每次议息会议后进行加息,每个3个月或者半年都是有可能的选项,直至达到长期利率目标。
其二,美联储清晰地向市场抛出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他们预计一开始每个月停止再投资的到期国债规模不超过60亿美元,此后在12个月内每三个月增加60亿美元,直到达到每个月停止国债再投资的规模达到300亿美元;对于机构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最初设定的每月停止到期再投资的规模为40亿美元,此后在12个月内每三个月增加40亿美元,直到达到每个月停止机构债和和MBS再投资的规模达到200亿美元。
货币政策搭配大猜想
尽管美联储抛出了首份关于缩减4.2万亿美元国债和MBS组合计划的明确纲要(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些证券多数是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购买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在明确了内容后,想要猜测美联储下半年的政策其实已经不那么难了。
首先来说加息,不论是从“点阵图”还是官员表态来看,今年大概率还会加息一次,而且在具有新闻发布会的政策会议时加息的可能性较大,那可选项只有9月和12月。
接下来说“缩表”,美联储多位高级官员都曾表示过,一旦开始“缩表”了便会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路径,程式化地进行。这就意味着,美联储只需要选择一个开始的时间节点,然后“按下开关”即可。
需要关注的问题就在于美联储是否会将加息和“缩表”同时进行。倘若认可同时进行的话,那么目前市场对于9月加息且开启“缩表”的预期还是挺高的;倘若不认可同时进行的话,那么一种选项是9月开启“缩表”,然后12月再加息,亦或者是9月加息、12月开启缩表。
从近期美联储官员表态来看,他们对于加息的迫切度其实不如“缩表”。此外,有官员也表态过,加息和“缩表”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经汇金网小编梳理后的政策选项一是9月加息的同时开启“缩表”;选项二是9月开启“缩表”,然后12月再完成一次加息。
前方“拦路虎”会在哪里?
1、就业?
促进就是美联储两大核心政策之一。5月非农报告显示,美国失业率已经降至4.3%,几乎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每月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来看还算稳定在15-20万上下。
接下来在过完独立日后,也就是北京时间7月7日20:30,美国劳工部将公布最新的一份就业报告。目前从市场预期来看,美国6月将新增就业17.7万人,好于前一个月的13.8万人;失业率持稳于4.3%。无论怎可看,美国都在接近充分就业的状态。
2、薪资增长缓慢?
或许能让政策制定者颇感欣慰的是,2009年后薪资增长龟速状况已由家庭财富上升所抵消,家庭财富的增多要归功于金融市场的繁荣以及房价的上涨。
在美国,与2009年扩张初始时相比,家庭净财富已激增40万亿美元,从55万亿美元增至95万亿美元。而且仅过去两年便增长了11万亿美元。
所以,尽管薪资滞涨,更健康的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应该能为经济增长及股市继续带来支撑,尤其是假如货币政策收紧趋势当真实现的话。
但市场观察人士仍对央行意向持一定程度的怀疑,这也无可厚非。过去十年间,他们曾有过数次同样的经历,而且每一次都是宁肯过于谨慎也不冒险犯错。
3、通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联储都对通胀预期表示十分担忧,因为2%的目标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也正是处于对通胀预期的担忧,使得美联储在过去两年中小心谨慎。
事实上,美联储对于通胀的争论是异常激烈地。费城联储主席哈克最近坦言,美联储围绕衡量通胀的指标是否正确的争论很激烈,因为他们在怀疑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低通胀的世界。
就在今年年初时,市场被特朗普抛出的财政计划想法搅得沸沸扬扬。由于预计该财政计划大大的激发了对于未来的通胀预期,所以市场也走出了一大波“特朗普(上涨)行情”。但是,对此美联储一直保持清醒,且并未将财政调整因素纳入他们的增长模型考量中,因为所谓的特朗普财政计划仍不够明确。
此外,在通胀的影响因素中,油价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半年国际油价累计下跌了大约14%左右。不过从技术面来看,油价仍然很好的保持在了2016年4月以来的40-54美元/桶的这一横向的大区间内。预计随着欧佩克继续为提振油价做出努力,以及全球经济显露出的转好迹象,油市供需或将继续趋于平衡。如果油价继续维持在一个宽幅区间内震荡,料对通胀的影响会进一步消退。
4、经济数据?
自2015年加息以来,美联储总是在强调他们的货币政策是依据经济数据做出决定的。事实上,在收紧货币政策的初期,美联储更多的是根据经济数据的预期来做出决定的,很多时候他们需要防患于未然。但是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中途,需要密切留意他们是否开始从关注数据预期转向关注数据本身了。虽然相对于美联储利率目标和历史利率来看,1.00%-1.25%的利率水平仍是低位,但是已经让美联储获得了一些应对经济冲击的能力。
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感受来说,似乎美国经济总是有一种差于预期的感觉。从花旗编制的美国经济意外指数来看,该指数自4月末以来始终位于0轴下方,上半年收于负72.6,是近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经济意外指数体现了人们对于经济数据的感受,负值表示差于人们预期,正值则表明好于预期。
本周需要关注哪些事件?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北京时间7月6日02:00和19:30公布的美联储及欧洲央行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两大央行会议纪要在同一天公布正好为对比观察他们的政策预期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考虑到近期美元指数(或者说欧元兑美元)的技术面走势处于多空的临界水平,或许是做出中期方向抉择的一个好时机。
其次,无疑是美国6月的非农就业报告,该报告将于北京时间7月7日20:30发布,从中将观察美国就业状况,料在接近实现充分就业的状况下,只要数据不是太难看,都不会改变美联储现有的政策节奏。反而如果大幅好于预期了,那么需要提防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风险。
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7月7日23:00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以往,有关美国经济与央行政策的报告都是与联储主席的国会证词一道发布。此次提前发布是为国会议员与公众在主席耶伦作证之前,留出时间来检视报告。美联储管理市场预期可谓是“溜到飞起”。
到了7月中旬,需要关注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的作证。在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五日后,耶伦将出席国会作证。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稍早也确定,耶伦将定于北京时间7月12日22:00在该委员会作证。同日早些时候的北京时间20:30,将公布耶伦在该会议上的讲话稿。
2017年上半年,政治成为主导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那么,2017年下半年,或许需要将视线重新移回到全球各大央行身上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变数还是确定呢?全球是否会再次掀起紧缩大潮?还得看美联储如何走!关于现货白银投资、现货白银开户等的知识及贵金属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敬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