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影视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
1.1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文化消费升级
图 1: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 | 图2:居民文化娱乐服务的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
数据来源:wind资讯、金斧子投研中心 | |
图 3:我国过去10年电影票房收入高速增长 | 图4: 我国过去几年电视剧市场规模增长 |
数据来源:wind资讯、金斧子投研中心 |
消费升级是影视IP产业得以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国民收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居民在影视等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水平持续大幅增长。过去十年中,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年消费支出从2004年到2014年分别增长2.1倍和1.78倍,年均复合增速在12%和11%。在此推动之下,文化娱乐服务的需求的增长呈现较高弹性,我国电影票房在过去的十年间的年复合增速达34.5%,近几年电视剧市场规模同比增速持续攀升一度达到30%以上。应该看到,作为面向消费下游的新兴产业,影视产业的增长,包括电影票房收入以及电视剧市场规模的增长迎合了时代的发展,它是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在影视娱乐等精神文化消费提高的微观缩影。
展望未来,在十三五规划的GDP增速不低于6.5%的经济增长目标,到十三五末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迈向小康,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强国,中国GDP占世界30%,重回世界经济制高点的步履之下,我国影视IP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新兴成长的阶段。
1.2互联网+是重要推手
互联网时代的变迁,为网络文学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学界的文人创客,同样也造就了以兴趣爱好分类的多元文化圈和丰富的网络社区,是促动影视IP业发展的重要推手。自2012年由网络小说改编、孙俪主演的《后宫·甄环传》上映之后,占据各大卫视收视率榜首;到本年度的《花千骨》等网络剧热播,吸引了大批年轻的粉丝观众。近几年来,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网络文学、动漫、影视等丰富的内容产业依托互联网的渠道基础得以快速传播;与此同时,丰富的IP资源和形式为下游的影视剧作造血,加速了以内容为核心的影视IP产业的发展。
在互联网IP资源不断产品化和商业化的趋势之下,电影票房收入增速持续较快提升。今年七月份《煎饼侠》、《捉妖记》等以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受到市场追捧,更是创下了单周票房1.77亿的电影史上最高纪录。
1.3娱乐新生力量的崛起
80、90后的新生代青年伴随互联网而生,他们有着自由、开放的心态,更加注重娱乐体验感,更加追求时尚、自我和个性,对物质精神的享受有着更高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是信息的高消费阶层,也是奏响城市快节拍的音符。新生代的崛起,及其对多元文化的需求,是动漫、影视、网络文学等IP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综上所述,消费升级、互联网+以及娱乐新生力量的崛起仍将成为未来主导影视IP产业长期繁荣的重要的推动因素,看好影视IP产业受益于互联网时代泛娱乐业的大发展背景下的广阔成长空间。
2.IP影视产业链分析
2.1上游的IP版权市场是产业链核心资源
好的影视剧作品需要优秀的IP网络文学/剧本的支撑,而优秀的IP资源一定具有稀缺的价值。在互联网的认知模式下,用户量的增长与网络文学的涌现同步,截至2015年上半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8亿人,网络使用率达42.6%;同时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5亿人,网络使用率达42%。以粉丝数量为价值衡量标准的网络文学作为优秀IP资源的代表,或者为中游影视剧制作提供原创的剧本,或者成为电影节目改编的思路来源。
近几年涌现的宫廷剧、穿越剧、仙侠剧、悬疑剧等新型题材文学创作如雨后春笋,不断丰富IP的素材。同样,基于上游优秀IP资源的产业开发渐行渐盛,网络文学逐渐商业化和市场化空间也不断膨胀,推动着IP资源本身的创作价值和市场交易价格趋升,优秀的IP资源价格持续上涨。随着网络文学市场规模急剧增长,预计2015年规模接近百亿元级别,版权市场趋于成熟。
图5: 网络文学市场规模 |
数据来源:wind资讯、金斧子投研中心 |
2.2中游影视剧市场快速壮大
以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剧三类主战场构建的IP影视剧市场正在从千亿级别向数千亿级别规模迈进。电影票房收入近年来连续快速增长,今年前10月份的国内影片票房收入已达37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如今年暑期档的《捉妖记》上映4 天累计票房达到6.69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10天累计获得约4.66 亿元票房,《煎饼侠》上映3 天累计获得约4.28 亿元票房,诸如此类巨大的成功或标志着国产IP影片春天的到来。作为新兴成长行业的杰出代表,电影产业以今年连续50%以上的月票房收入增速,更是成为当下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周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图6:2015年前10月份票房收入增速持续在50%以上 |
数据来源:wind资讯、金斧子投研中心 |
以传统广电网络为媒介的电视剧市场经过多年沉淀,规模增速趋于平稳,根据市场研究预测,2015年将达到150亿元水平。而现有市场规模110亿元水平的网络剧,由于传播快,受众广,聚集较高的人气,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互联网给予文人创客以创作的自由和土壤,并且培养着新时代的艺人。这其中涌现好的IP,精良的制作,以及粉丝的效应,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人收益。基于同名小说改编的《盗墓笔记》登录爱奇艺平台后,观看剧次已达10亿级别,引发正版剧付费热潮。
除了独家放送的网络剧,精品电视剧与新媒体结合全网同步播放,可以取得一石二鸟的收获。如在湖南卫视播出以来收视率超越其它众多黄金强档的电视剧《花千骨》,截至10月在相应视频网站上也同样获得150亿次的超高点击播放量。特别是自今年元旦开始实行的“一剧两星”政策使得电视剧在传统投放渠道受到一定限制,出于成本、消费受众群体以及市场空间考虑,未来或将更多地选择网络端。无论是全网同步还是互联网独家放送,近几年网络剧借助风口日渐兴起,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具有爆发增长的潜力。
2.3下游衍生品市场空间巨大
图 7: 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 图8: 我国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
数据来源:wind资讯、前瞻产业研究院、金斧子投研中心 |
除了影视剧所呈现的内容,IP的价值远不止于此,IP在手游、玩具授权实物商品销售、动漫衍生品、主题公园、实景娱乐等下游衍生品市场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价值。截至2015年上半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1200亿元,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考虑图书、玩具、实景娱乐等多场景多互动的娱乐生态产业的变现价值,保守估计现有可见的衍生品市场规模已在2000亿元以上。我们认为相对影视剧市场而言,国内下游衍生品市场的开发相对还处于起步增长阶段,未来前景无限。
图9:影视 IP产业链市场规模生态圈 |
数据来源:wind资讯、金斧子投研中心 |
考虑到中游电影市场以每年30%-50%的持续快速增长,在2020年前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影院市场,同时网络剧市场依赖本土化的粉丝经济在国内的快速爆发,二者合计影视剧市场未来可望达数千亿规模。中游影视剧市场的发展推动着游戏、动漫、玩具等现有可见的衍生产品市场以20%-30%的内生增速不断壮大,同时考虑未来在与影视IP相关的地产、旅游等多元化业态的外延式扩张,下游衍生品市场未来的增长备具想象空间。对标美国IP产业链巨头迪士尼,其下游衍生品业务收入占其总业务收入85%,是中游影视娱乐业务收入5倍之多。典型的案例来看《玩具总动员3》在全球上映收获了11亿美元票房,而围绕IP开发的游戏、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