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月16日),美国公布的5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数据表现疲弱,该数据并未明显改变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乐观人气,预计美联储将与6月扣下加息扳机。之前,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Esther George)就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她本人对通胀率正在走高的状况已感到忧心忡忡,远没有一般的市场人士那么乐观。
通胀就是变相的税收,而没有规避渠道底层民众面对通胀走高的状况,则往往受伤最深。
乔治特别指出,她最担心的状况是通胀过程中房租价格的上涨,而她表示,如果美联储不尽快采取措施收紧货币政策,那么楼市泡沫将令房价和租房价格进一步上涨,并对社会中下层阶级伤害最深。数据显示,2月份的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1.8%,已经非常接近美联储的通胀目标,虽然3月回落至1.6%,但是仍然处在较高水平。
而且如今在美联储内部,不光是乔治对通胀前景感到忧心忡忡,其同僚费城联储主席哈克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认为美联储需要对通胀压力加以更多关注,来避免贫穷群体遭遇物价过快上涨的伤害。
其实,对于通胀的警惕,本来就是经济学界的一大共识。很早之前,学界有识之士就指出:诚然,扩张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能短时提振经济增速,并减少贫困率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只有把通胀率长期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才真正有助于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并惠及更多的社会群体。
只不过,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的全球“大通缩”时代,这一共识就暂时被人抛到了脑后。在之前的数年中,美联储研究结论曾认为,对于多数美国家庭而言,以提振就业为中心点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益处,都足以抵消更高且波动更大的通胀率水平所引发的伤害,而他们在实践上也是这么做的。
但无论如何,在“金融海啸”已过去近十年的今天,美联储重新进入加息周期也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而美联储主席耶伦本人对通胀的看法相比此前也已悄然发生变化,开始关注核心通胀率可能升至2%控制目标以上的这一前景。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学界对于美联储的第一职责是否在于维持价格稳定这一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在目前,对美联储自身而言,强调控制通胀令其不失控的重要意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避免自身在日后沦为为通胀问题背黑锅的替罪之羊。
原因在于,国会保守派共和党人一直对此前美联储连续多年维持利率在近零水平的做法指责有加,并正在一而再再而三尝试立法来“审计美联储”,对其政策措施和决定加以加大的监控力度。虽然美联储主席耶伦已多次驳斥这一行动“荒谬”,但她在现实中却不得不开始悄悄地做出调整和让步。
对此,经济学者指出,通常坐拥更多现金财富的有钱人,才往往会对通胀这个议题更加敏感,而共和党人也因而更倾向于敦促美联储继续加息。只不过,这时候,把加息的目的说成是为了“民生”,为低层民众着想,才能够占据道德高地,以强化美联储的政策信誉,正如之前美联储不加息的理由也是为了“民生”起见一样。
眼下,美联储6月加息的呼声高涨,然而,通胀失控“民生”将伤不起!美联储将再次由“鸽转鹰”!加息是否会暂缓,投资者们拭目以待吧!更多关于现货白银开户的知识及贵金属交易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敬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