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400-625-9918


  近段时间以来,美联储一众官员轮番登场,“缩表”一时间成为市场的热议点!美联储就缩减负债规模的密集讨论事宜,似乎是在暗示市场:别松懈,“缩表”只是说说而已吗?不,可能就在今年。

 

  美联储主席耶伦周二在密歇根大学福特公共政策学院讲话时表示,美国经济“相当健康”,增速温和。她表示,美联储的目标已经从金融危机后的“治愈经济”转变为“持续增长”;前一日,美联储圣路易斯联储主席James Bullard更是表示,今年可能开始结束再投资政策(也就是缩表),就此达成一致将需要一点时间。

 



  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量化宽松(QE)导致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主要资金运用方向是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总规模为 4.25 万亿美元,接近危机前(7500亿美元)的6倍。其中,中长期国债占比55%,MBS占比 41.7%,中长期通胀指数国债占比 2.5%。一旦停止再投资,不仅会影响美国债市和股市,更将对全球资产造成溢出效应。

 

  市场仍然分成两派:一方观点认为,缩表没这么容易,美国债务在危机后急速扩张,央行有持续承接的必要;另一方观点则认为,正常化已经不可逆转。当前的疑点在于,何时缩表?逐步退出再投资还是直接停止再投资?缩表和加息如何协调推进?一切又将是困扰市场一整年的大问号。

 

  2月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显示,当缩表时间成熟,所有委员都倾向于停止国债和MBS的再投资。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美联储将等利率恢复到更正常的水平后再开始缩表,其官员也曾做过类似表述。

 

  多数委员称,缩表的时间点取决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当前为0.75%~1%)。 2月时,委员还讨论了利率要上升到什么水平再缩表才是合适的;很多委员强调,缩表可能要以一种被动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也有一些委员认为,如果经济遇到重大负面冲击,那么可以重启到期债券再投资,甚至可以考虑降息。

 

  美联储未来很可能会进行缩表测试。至于缩表要如何进行操作,早在2016年5月17日,纽约联储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将于5月24日展开小规模国债公开销售,面值不会超过2.5亿美元。几乎同时发布的另一份声明则表示,其将于5月25日和6月1日分别开展两次小规模MBS出售,总金额不超过1.5亿美元。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美联储的前瞻指引又不是第一次,然而有时并不会兑现,还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来判断。我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缩表。”在他看来,金融危机后,居民部门去杠杆,但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新增的这么多债总要有人买,美联储购债也能增加市场的信心,没必要缩表。”

 

  未来,货币政策变化的节奏与经济数据紧密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公布的3月美国非农就业增长9.8万,远不及预期的18万,同时,1月和2月的非农就业也下修为21.6万和23.5万(分别下修了2.2万和1.6万)。奇怪的是,市场并没有因此暴跌,也没有改变对加息的预期。

 

  “3月非农大幅不及预期,暴雪天气和零售裁员形成双重拖累。由于这是临时因素叠加非核心矛盾,资本市场并不担忧,加息预期稳定不变。”兴业宏观首席策略师王涵表示。

 

  此外,3月美国失业率快速下降0.2个百分点至4.5%,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低,这也反映了经济仍在接近潜在中枢,在这样的情况下,非农的临时不及预期可能并非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

 

  回顾危机后,“低利率+QE”的组合确实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改善,随着美国经济基本面好转、复苏进入后期,美联储已经三次加息来进行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若开启缩表,则意味着美联储从“量”、“价”两个维度收紧货币政策,其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值得担忧。



 

  对于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缩表将可能是一场更为严峻的大考。刘亚欣认为,如果要预判缩表的影响,可以以2013年的“退出恐慌”(Taper Tantrum)作为对照样本。2013年6月19日,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正式将退出QE提上议程,并建议2014年中旬退出QE。当时话音刚落,新兴市场就遭遇了疯狂的资金外流,资产价格遭遇严重冲击。

 

  2013年4月~8月的“预缩表”期间,新兴市场的中位水平是本币对美元贬值9%、主权债券收益率上升2%、CDS(信用违约互换)息差上升0.5%,股票市场下跌5%。大部分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幅度在5%~10%,但各国差异很大。一般而言,经常项目逆差/GDP较高、储备/GDP较低、外债/外储比重较高、政府总债务率较高、整体宏观经济基础较弱的国家往往将受到更大冲击。

 

  美联储高官集体讨论“缩表”一事吸引市场目光,所有人都在关心美联储将在何时放“缩表”大招,然而,还有比美联储加息缩表更加严峻的一件事,就是新兴市场恐怕在劫难逃!现货白银开户的知识,及最新贵金属交易行情、资讯等,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