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2月8日),今年的春节长假依旧是楼市“最淡季”,一、二线城市楼市春节期间“遇冷”,1月份北京和深圳楼市成交量呈现“双降态势”,业内分析认为,楼市成交下跌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楼市调控影响持续,另一方面则是市场流动性趋紧等大环境影响导致。
受春节假期及调控政策的影响,1月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楼市整体成交低迷。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主要的30大城市新建住宅签约13.3万套,1418万平米,同比下调了27.3%,环比下调了37%。
此外,春节假期一、二线城市成交较为“冷清”,尤其是典型热点城市,市场观望情绪浓郁,导致成交惨淡,环比跌幅均较大。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今年春节期间热点城市仍以下跌为主。
数据显示,2017年第6周(1月30日-2月5日),一线城市成交指数为20.75,环比下跌12.41点;二线城市成交指数为41.06,环比大降112.25点;三线城市成交指数20.49,环比下降9.64点。其中13个二线城市中,成交面积1涨12跌,其中仅海口环比上涨40.27%;长沙跌幅最大,环比下跌99.86%,其次是昆明,环比下跌88.53%。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剔除春节影响,市场依然处于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低位运行中。全国一月份市场也处于最近几年的最低点。张大伟表示,从市场恢复看,预期要到正月十五前后,才能回到1月上半月的网签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央行全面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专家认为,此举可确认货币宽松政策结束。海通证券分析认为,央行确认货币市场加息,意味着房贷利率存在着大幅上调的风险。该风险叠加政府对投机购房限制政策,楼市销量或将持续下行。
北京:二手房连续4个月下滑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全月,北京新建住宅成交4787套,成交54.18万平米,环比跌49.2%,同比跌32.1%。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称,1月份成交量环比去年12月份的下滑,一方面是调控连续性的影响,对购房客群心理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对预售价格的调控,对开发商取证、推出新盘的把控相对比较紧缩,市场供应并不充裕,这也导致楼市成交量没法提振。
二手房方面,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统计,2017年1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网签12860套,环比下降28.9%,同比减少47.1%,交易量自2016年9月以来已连续四个月下滑。
购房者观望等待情绪较为浓厚。据北京朝阳区一中介门店经纪人介绍,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成交量相比高峰时期缩水近四成。
深圳:新房成交量5年来最低
据国土局备案数据显示,1月深圳新房成交仅1652套共17.4万平米,套数和面积环比分别下跌24%和20%,成交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仅仅高于2012年1月。1月除龙岗外其余各区域成交量普降。其中福田、罗湖、宝安和盐田跌幅均在三成以上。
房价方面,由于受成交结构影响,1月高均价南山区的华润深圳湾·悦府、半岛城邦及恒裕滨城项目与刚需项目远洋新干线成交势均力敌,以致1月一手住宅均价为54931元/平米,维持稳定。
此外,深圳二手房的成交量也在持续下滑。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2017年1月二手住宅成交2747套,成交面积约为24.5万平米,分别环比下降27.9%和29.5%,成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月适逢春节假期,市场整体冷淡。
上海:春节新房成交大降七成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全月,上海新建住宅成交9319套,成交面积88.68万平米,环比下跌31.6%,同比下跌60.0%。
其中,1月27日至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节期间减少71.1%,为2011年以来成交量最低水平。具体而言,春节期间,上海地区只有8个项目有交易记录,且所有项目都仅成交1套。去年同期则有24个项目有交易。
“最重要的是,调控政策的执行,导致市场交易量出现较大变化。以上海为例,一些出售较好的楼盘,比如此前开发商预期能卖至6万,但政府批下来只有5万,强制性的让市场价格出现调整,这些楼盘出现了备案成交,一定程度上导致价格出现被动下降。”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
合肥:房价未暴跌,但成交减半
春节期间,有消息称合肥房价暴跌。不过随后被当地媒体证明是假消息。对此合肥市房产局通过官网回应表示,房价过快上涨和下跌都将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将关注房价问题,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1月、12月两个月合肥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曾连续出现了0.1%、0.2%的小幅下滑状况。
尽管房价暴跌并非普遍现象,但1月合肥楼市成交下滑明显则是不争的事实。据合肥房产网数据,2017年1月合肥九区累计成交商品住宅1384套,环比下降54.67%,同比下降83.47%。
“钱紧”对房地产有何影响?
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虽然暂停逆回购主要是出于回购节前流动性的考虑,但结合此前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提高银行获得资金成本的因素等背景分析,如果银行持续“钱紧”,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将较去年下降。
“银行信贷历来是决定地产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若银行主动配置贷款在房地产领域,无疑会形成房价有力支撑。
已经有相关银行高管透露了严控部分城市信贷的想法。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在第十届亚洲金融论坛上公开透露,建行下一步会对一二线城市开发性贷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限制,但对三四线城市会增加个人按揭贷款。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此定调。对此,上述上海分析师担心部分城市房地产会出现类似股市一样的“踩踏”现象。他指出,房地产自去年的调控潮以来,一些三四线城市已经处于下降的周期,若资金成本进一步上扬,会促使一些炒房人士加速离场,带动房价下行。
不过,亦有人保持乐观。在首创期货分析师王泽华看来,“家庭部门不容易违约,利率上涨带动房贷上涨的压力有限。”“对于这几年,利用金融自由化和利率下行扩张的企业部门则会产生更大的压力。”他认为。
在经历了去年年底楼市接二连三的调控政策“打补丁”之后,1月份的清冷开局完全在意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两会”的相继召开,楼市调控将持续收紧,稳定房价依旧是目标,再加上近日央行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等行为,未来楼市调控重拳有出台的可能!关于贵金属交易市场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以及现货白银开户知识等,敬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