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1月22日),这一轮楼市调控过去一个多月,随着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升级,如此严厉的调控,效果也将逐步显现,那么,哪些城市的楼市有泡沫?哪些城市是没有的呢?
近日,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了《全国45个大中城市房价泡沫研究报告》,回答了这两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
深圳房价泡沫最大 上海和三亚居二、三位
《全国45个大中城市房价泡沫研究报告》中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的房价收入比近37,为全国最高,也创出深圳的历史新高;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三亚、北京、厦门和福州,这五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过了14。报告显示,房价收入比居于后5位的城市是长沙、烟台、洛阳、呼和浩特和银川,房价收入比不超过6,说明这5个城市楼市房价不存在泡沫。
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超过6可以视为泡沫。而从全国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为7.6,与去年的7.2相比,房价收入比有所上升。不过,各个国家的计算方法有差别,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从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全国房价收入比6.6到7之间,属于合理范围。
杨红旭指出,房价收入比国际上有差异,发展中国家普遍这个值就偏高一点,跟经济增速、收入增速,还有房地产的发展周期有关系。全国的话,我们认为6.5到7倍之间,是适合全国城镇收入总体水平的,目前来看是略微高一点。
“泡沫”不能长久 房价回调箭在弦上
实际上,这份泡沫报告已经连续出了10年,此前都是跟踪一年才出炉,今年选择三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今年前三季度,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增速过快;因此,今年判断是否有泡沫,还参考了一个“偏离度”的问题,杨红旭说,以深圳为例,偏离度超过了200%,因此,深圳楼市的价格必须回调。
杨红旭说:“我们一方面看一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的绝对值,另外还要看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变化,深圳现在30多倍,历史上来看,十几倍是合理值,深圳跟自己比,偏离度越高,说明房价脱离收入水平越离谱。”
不过,对于深圳高达37的房价收入比,杨红旭认为不用太担心,他说,泡沫是暂时的。
杨红旭说:“这些核心城市,他们的房价高我认为是暂时的,房价收入比高也是暂时的。这些泡沫经过政府的调控,会慢慢萎缩。”
房价涨幅应与收入增幅相匹配
实际上,关于楼市价格的问题,此前2011年的楼市调控中,也有不少地方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房价涨幅空间,当时,重庆和长春就提出过房价收入比在6——7倍之间,重庆的房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有分析认为就和重庆坚持用房价收入比指导房价有关。
如今,在新一轮的房价调控中,有一些热点城市调控压力大,对房价也提出要求:不能高于周边楼盘、也不能高于前期价格。在杨红旭看来,这是一个短期做法,中长期还是要制定合理的方案。
杨红旭认为,中长期来看,房价涨幅和GDP增幅、收入增幅还是要相匹配,要制定一个方案,收入比在合理区间。这样的话就可以让房价有一个坐标系来进行参考,如果说盲目的打压,这样调控是一个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计。
央广点评:挤掉楼市泡沫势在必行
为什么楼市有泡沫?一年多来,多地上演的企业和个人“炒房”热潮背后,不乏投资投机者的身影;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有几十家企业主要业务是炒房。泡沫的可怕,不止于泡沫本身,在于为了利益造假炒作,更在于扭曲的价值对其他行业产生的“虹吸效应”。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该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而不能大范围成为投资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挤掉楼市泡沫,势在必行。
在本轮楼市调控的不断升级,以及特朗普胜选美元走强,人民币连续两周下挫,这个态势目前仍在延续,今年楼市“疯涨”或许是房地产市场“最后一场盛宴”,房价的“泡沫”被挤掉也是势在必行!关于贵金属交易市场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以及现货白银开户知识等,敬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