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轮楼市调控新政实施已经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多地城市的楼市成交量迎来降温,然而,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依旧“遥不可及”,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新一线城市”备受年轻人青睐。那么,人才为何都涌向“新一线城市”呢?
近日,根据国内移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16应届生互联网公司与职位吸引力报告》中提到,一线城市对应届生的吸引力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新一线”城市。
具体报告显示,2016年,希望到北上广深工作的应届生比例已从三年前的51%下降至36%。而愿意去三四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比例也下降,从2015年的22%降至20%。不过,有44%的应届生希望在二线城市工作,较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以杭州、苏州、青岛、成都、武汉、南京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迅速攀升。
对年轻人来说,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最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房价高企”,“新一线”城市愈加受青睐,工作和生活在“新一线”的人满意度攀升。
中国青年报在10月25日报道称,接近六成受访青年认为,一线城市房价“遥不可及”。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18~35岁青年群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6%的受访青年均被“房子”问题所困扰,58.0%的受访青年直言一线城市的房价对他/她而言“遥不可及”,更有71.8%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因房价而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年轻人多。
尽管如此,谈及房价对年轻人的影响时,中国青年报援引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翼认为,大规模回迁将不会出现,“资源、资金都在向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转移的现象并没有改变,资金投入和基本公共投入均集中在此,这使得收益机会和发展机会集中在此。所以,城市越大,就业机会越多,收入也相对较高,这会吸引年轻人的。比如北京的污染这样厉害,但流动青年仍然集中于此,不是说这里的就业环境多好,而是其他地方的就业环境更需要优化”。
因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那么在获得更多自主创业大学生青睐的 “新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有何感受?下面,再来看看10月出炉的另一份调查。
麦可思研究院的一份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月收入差距明显。3年之后,“新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迎头赶上,不过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月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调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所以虽然月收入、职位晋升方面提升有限,也仍能让很多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获得较多满足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新一线”城市是指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等15个城市。但是,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新一线”城市,与亚洲其他国家城市相比较来说,中国城市的生活成本普遍更高。
据今年3月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发布的《全球生活成本调查2016》报告,在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上,上海与东京并列第11位,是中国内地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过去20年中,东京曾14次居该排行榜榜首。深圳排在第16名,高于法兰克福、维也纳、悉尼等城市,大连、北京、青岛、苏州、广州、天津等城市也位列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前60。
一线城市一直以来备受年轻人青睐,然而,高企的房价成为了年轻人倍感压力的一大原因,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出现,生活成本、工作压力较小,愈加受到人才的青睐,一线城市光环褪去,但收益机会和发展机会仍具有吸引力。关于贵金属交易市场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以及现货白银开户知识等,敬请关注斗斗金!